pursue the balance of macro and micro space

8/19/2008

请记住运动员刘翔

在中国,很少有现役运动员可以成为人们争议的话题。犹然记得几位,王治郅,田亮,孙英杰。前两位都曾是中国体育政治体制下的逆行者,而孙英杰的兴奋剂事件,也掀起了风波一阵。这三位仔细推敲,总有或大或小,或罪有应得或鸡蛋里挑骨头的原因,导致他们陷入媒体与公众的重重争论。然而在8月18日之后,平日阳光向上,尊师重道,一直被视为体育界楷模的刘翔,因为一次退赛,也被推入这无形的漩涡之中。
究其原因,无非因为刘翔不仅仅是中国奥运代表团的一员,还是国内拔尖的明星运动员。人们把他视作偶像,视作中国体育的代言人,而非仅仅是参与比赛的一员。中国目前最具品牌价值的两位运动员,姚明算一个,剩下一个席位,刘翔自然当仁不让。耐克,可口可乐,安利,VISA,伊利,EMS快递,平安保险,凯迪拉克......看看刘翔所代言的这些品牌的声誉和规模,就不难看出目前刘翔受市场的宠爱程度之深。刘翔受伤后,凯迪拉克官网首页立刻发布公开信,一是暂停刘翔原本出席的活动,二是对刘翔表示安慰。某个品牌在CCTV5播出的广告中,刘翔出现的时机与时间,明显超越了姚明和郭晶晶,不妨说,刘翔就是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的运动员。如此一位运动员,自然顺理成章的同时成为一名举世瞩目的明星,被一个又一个的光环所笼罩。姚明说白了大多数时间都还在为美国人打工,而刘翔则完完全全代表了中国人在田径项目上的自我超越和突飞猛进。因此他刚结束由运动员到明星运动员的蜕变,就再而更上一层楼,成为了代表国家进步的民族体育英雄。这对中国人来说,是热闹有趣的,是件好事,然而对刘翔来说,却是可悲的,温总理说过,什么事情乘以十三亿的基数,都是很复杂困难的,在刘翔这个问题上一样如此。1356,刘翔的背号,在他趴在起点处时,仿佛幻化成为56个民族的13亿双眼睛凝聚成的千斤重担。刘翔受伤了,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亲自发函慰问,这是何等待遇,又昭示了刘翔一直以来所面对的何等的压力。他是中国第一棒火炬传递手,倘若没有姚明,或许他还是中国代表团的旗手。电影《蜘蛛侠》里有句我常常引用的台词,当你力量越大,意味着你责任越大。这句话是说给蜘蛛侠听的,人们期待刘翔所承受的责任,是需要一个超人来承担的,刘翔只是飞人,于是只能无辜的接受各方的口诛笔伐
对于一个田径选手,奥运会其实只是重要赛事中的一项。04年5月8日,刘翔在大阪大奖赛击败约翰逊,以13秒02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06年7月12日,又在瑞士洛桑田径大奖赛上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沉睡13年之久、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创造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事实上刘翔的主要成就,是在各种大奖赛、超级联赛或是室内赛上取得的几十个冠军。刘翔早已是一名110米栏的大满贯得主。作为他个人来说,奥运会不过是他实现梦想,再次夺回世界纪录的舞台。然而各界的关注和压力,却使得一切都变了性,变了形。刘翔是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汶川地震之际,他名下的捐款至少350万。作为一个运动员,刘翔已经十分完满了,然而最为一个明星,人们对他的期望值不断膨胀,似乎看不到尽头。
贴上刘翔标签的争论,现在似乎主要停留在他是否应该完成比赛这个问题上。有些人认为,似乎只有刘翔跑完110米,跨过那几个栏,才值得他们敬佩。诚然,他们的说法有着表面上强而有力的历史依据,以下是经典而不断被传颂的例子:
1968年,在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坦桑尼亚选手艾哈瓦里在参加马拉松比赛进程中受伤,当他缠着绷带、拖着流血的伤腿一瘸一拐地最后一个人跨过终点线时,数万人的会场,全场肃穆,全场观众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那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场面。虽然此时离枪响已经近4个小时了,天色也渐渐暗淡下来,但人们仍然向这位勇士表达了他们最崇高的敬意。当被问及为什么不索性退出比赛时,艾哈瓦里笑了笑,只轻轻说了一句:“我的祖国派我到这里是要我冲过终点的。”
德里克·雷德蒙德:一个黑人运动员,英国人。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他参加了400米赛。在400米半决赛比赛中,刚刚跑过了250米,德里克的腿伤复发了——右腿肌肉撕裂,他重重地跌倒在了跑道上! 别的运动员们一个个地从他身边跑过,纷纷到达了终点;救护人员也迅速跑上来,想把他抬上担架。但他苏醒过来,却嚎着推开救护人员,从地上爬起来,泪流满面的一跳、一跳地冲向终点……
是的,受伤而坚持完成比赛的运动员是英雄,可是稍加思索,便可以发现刘翔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和面对的问题是不同的。
首先,那两位,都是在比赛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出现了身体状况,中途放弃,自是心存不甘,当然渴望可以坚持跑完,而刘翔则是在比赛前就发现身体受伤,状态不妙,适时退赛,保护自己,便成了最佳选择。
其次,论名气,他们与当今的刘翔不可同日而语,举国期望都压在刘翔的身上。这只是一届奥运会,之后尚有无数大奖赛、室内赛等等赛事,甚至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刘翔依旧处于黄金年龄,刘得青山在,不怕不翔飞,保护短跑选手视为生命的脚踝,自然是刘翔的首要任务。
再者,短跑是竞速项目,跨栏又需要足够的弹跳和支撑力,并非像长跑或是400米那样可以拖着沉重的步子或是单脚一蹦一跳地抵达终点。马拉松坚持就是胜利,然而对刘翔强迫完成得到一个无法接受的成绩,或许才是他无法抹去的痛。
结合上面三点,我们不难得出,在短时间内果断做出决定的刘翔,是无比明智的。倘若他是一个作秀的,只顾眼前利益的人物,那么他一定会如一些人所期望的,继续完成比赛,博得观众一片掌声和无数叫好。若真是如此,恐怕现在刘翔得到的是举国的赞誉和慰问。值得庆幸的是,刘翔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究其原因,是因为刘翔是当事人,他做出的,是真正综合大局考虑的恰当的决定。
一直以为,不了解事情的全部,就没有资格乱加非议。那些批评刘翔的人,可曾看见赛前,刘翔对着墙壁狠狠踢着脚以疼治疼,可曾看见他对着孙海平抱着拼命一搏的想法所流露出的无奈却坚定的眼神。16号才突然发现受伤,这对他来讲是多么大的打击,对金牌对胜利的渴望,想必他是超过所有人的,更是那些非议他的人所远远难以比肩的。说的难听点,无论是从卫冕后的名利双收,还是卸下重重压力,终于为国争光的角度来说,刘翔当然比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可以顺利完成比赛。但是他最终选择了放弃,批评他的人,是否站在他的角度假想过,退赛后,他将独自流下怎样的男人泪,又会在哪个角落放声呐喊,释放压抑了那么久的痛。
那些只把刘翔当作明星的人,希望你们可以记住,一旦踏入体育馆,踏入鸟巢,刘翔就仅仅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孙海平说,刘翔退赛后半开玩笑的自我安慰,“我想观众们应该不至于因为我就去退票。”
刘翔错了,错在他不知道,真的会有人因为他去退票,在那些眼中,刘翔仅仅是一个偶像。国外的摇滚明星到上海演出时,很多根本不关注他们的人会争相去看表演,演出结束之后还会侃侃而谈以显示他们对明星的喜爱和了解,然而这些人都不能算作歌迷,如同那些退票的不能算作体育迷一样。刘翔在他们眼中仅仅是一个值得吹捧和炫耀的符号,一个值得他们花大价钱,去凑十几秒热闹的悲哀的符号
无疑,刘翔将会如他自己所说,东山再起,我相信他,因为他值得我们信任。

1 条评论:

  1. 昨天上午刘翔的事情出来,XX保持异常的安静,下午我突然特别想听XX的看法,于是催促XX夜里把这篇 我想这就是好文章的好文章写出来.开头段不说一下李宁还是不够引人入胜.
    节选几句特别有理的"电影《蜘蛛侠》里有句我常常引用的台词,当你力量越大,意味着你责任越大。这句话是说给蜘蛛侠听的,人们期待刘翔所承受的责任,是需要一个超人来承担的,刘翔只是飞人,于是只能无辜的接受各方的口诛笔伐。""作为一个运动员,刘翔已经十分完满了,然而最为一个明星,人们对他的期望值不断膨胀,似乎看不到尽头。 "

    倒数几段对于马拉松比赛和刘翔这次比赛的性质区别论说的挥常好.
    “我想观众们应该不至于因为我就去退票。”是啊.用一句糙话来说,"没了刘翔,咱地球就不转了?"
    刘翔曾经给予我们的已经太多太多,我们不该再奢望什么来满足自己的英雄情结.

    回复删除